第509章 谣言(第二更)-《战国赵为帝》
            
            
            
                
    第(1/3)页
    在这个时代,人还是没有办法和老天爷作对的,尤其是在冬天。
    所以无论是什么阴谋也好,冬天的时候进行得都比较缓慢,而且也难以被人发现。
    如果不是赵何事先已经命令繆贤特地去关注的话,他也不会发现邯郸之中已经开始有人慢慢流传出了对科举不利的消息。
    比如说,中举的某些士子做事不利,在什么什么地方因为触发了赵国法律而被拿下。
    又或者,科举独中三元的第一名荀况在上计的时候成绩即便有了外家爷爷肥义的帮助成绩依旧一般。
    与之对比的则是某些出身于公室或者大家族的优秀官员们受到了吹捧。
    不仅仅是在民间,就连学宫之中也开始出现了不少对科举的质疑,“与其科举不如找个卿大夫自荐”的潮流隐隐约约也在慢慢被带起来。
    都是一些不引人注目的蛛丝马迹,但全部集合起来后,就变成了某些人居心叵测的证据。
    “有意思,真有意思。”赵何看着面前的报告,手指轻轻的在面前的桌案上敲打着:“这是想要潜移默化的制造出一种对科举不利的舆论啊,看来弄出这些东西的家伙非常精明。”
    繆贤有些惶恐的站在赵何的面前,低声道:“大王,臣办事不利,至今尚未查到是谁传播的这些谣言。”
    赵何笑了起来:“你不用在邯郸查了,如果寡人没有想错的话,在邯郸其实是很难查到什么东西的。”
    邯郸虽然是赵国都城,但这座城池也已经是赵国百多年的都城,守旧的势力在这里其实是颇为强大的。
    “去大梁城查吧。查查是谁在暗中对荀况下黑手,就从那个弹劾奏章的官员身上着手,应该很快就有收获。还有,也不只是大梁,你再看看哪些科举出去的官员在去年上计的评分比较低,甚至被罢免的,这些人的身边估计也少不了这种事情。”
    繆贤应声退下。
    等到繆贤离去之后,赵何轻出了一口气,也觉得有些棘手。
    原本以为凭借着自己军功积攒的威望能够压下对改革的反抗,如今看来还是有些太乐观了。
    虽然都是改革,但赵何的科举和主父的胡服骑射还是有显著不同的。
    主父胡服骑射仅仅是对赵国军队构成以及配套法案的改革,并没有像赵何这样直接用科举制来挖大贵族世家们的根脚。
    只不过现在的问题在于赵国立国这么多年,国内的大贵族世家其实还真是不少,一下子还不容易锁定嫌疑人。
    “还真是够能忍的……”
    第(1/3)页